蜉蝣在萬千生物中絕對不是亮眼的存在,甚至非常渺小,但是從古至今,關于它的詩詞從未斷過。
劉安的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中以一句“蜉蝣朝生而暮死,而盡其樂”來表達哪怕生命僅一天而已,也要在這短短的生命中,綻放最絢爛的光彩,盡情展示,不要虛度。
蘇軾在《前赤壁賦》寫到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滄海之一粟。”他感嘆人就像蜉蝣那樣短促地寄生于天地之間,渺小得又像飄浮在大海里的一顆小米。
在這些詩詞中看到蜉蝣,只知道它是某種虛無感情的寄托,并不了解這是何種生物。隨著后來在越來越多文人墨客的筆下看到它,慢慢產生了好奇心……
蜉蝣不只是一個美麗的意象,它是真實存在的一種昆蟲,存在于地球的時間非常長,比我們熟悉的恐龍出現的時間還要早,向上可以追溯到距今2億多年的石炭紀。
“蜉蝣”最早出現于《詩經·國風·曹》中的《蜉蝣》一詩,這應當也是蜉蝣這個名字的由來。
蜉蝣和蜻蜓目可同為古翅次綱,他們的翅不能折疊,蜉蝣的身材纖細柔弱,翅膀膜質,復眼發達,有一堆長的絲狀尾須,部分種類還有中央尾絲。
蜉蝣的美麗在于它的整個身型,蜉蝣成蟲體壁薄而有光澤,最常見的有白色和淡黃色,在陽光下光束透過蜉蝣的身體顯得格外的好看。
蜉蝣有翅一對至兩對,翅呈三角形,膜質且脆弱,休息時翅豎立在身體背面,翅脈極多,多縱脈和橫脈,呈網狀。
足細弱,僅用于攀附,整一個脆弱而美麗。
古人對蜉蝣的介紹是“不飲不食者,蜉蝣也。”
之所以不飲不食,是因為蜉蝣在成蟲階段,退化了口器和消化器官,因此無法咀嚼和消化食物,只能不飲不食。
這么看來蜉蝣壽命之所以短暫或許就是因為無法進食活活餓死。
數千年來,大多數人都認為蜉蝣朝生暮死,只能活一天。
這數千年來的認知是對的,但也不完全正確。準確的說,蜉蝣的成蟲狀態確實如此。
蜉蝣這種小蟲子,從出生到死亡需要經歷四個階段:卵、稚蟲、亞成蟲、成蟲。
成蟲階段的蜉蝣壽命短則幾個小時,長則幾天,這段時間只做一件事,就是交配。
因此,化為成蟲的蜉蝣,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繁衍后代。
不過蜉蝣的真實壽命可不只是這幾個小時或者幾天,它們還有稚蟲階段。
蜉蝣會將卵產在水里,還是稚蟲的蜉蝣一直生活在水里,短則幾個月,長可達三年。
它們要在水中經歷10到50次蛻皮,才能進入到亞成蟲階段。
從亞成蟲到成蟲的時間就短多了,一般在24小時之內就會完成,有些甚至幾分鐘就可以完成。
而后來人們發現,成蟲的壽命長短與這段變身時長有很大的關系,變身需要時間越長的,成蟲的壽命也會更長,能延長到幾天,變身時間越短的,成蟲壽命就只有幾個小時。
隨著蛻皮,成蟲階段的蜉蝣,上顎退化消失,下顎也退化,常有下顎須。它們的消化道內充滿了空氣,這能幫助它們從水中浮上來,也能幫助它們更輕松地飛行。
因為蜉蝣在成蟲階段壽命太短,所以很多蜉蝣會選擇同一時間變身成成蟲,它們飛在湖面上,尋找配偶,交配,產卵,然后死去。
嚴格來說,蜉蝣從稚蟲到成蟲,它們的壽命是幾個月到三年的,這在昆蟲中壽命已經不短了。
只是古人往往只能觀察到蜉蝣的成蟲狀態,才以為它們“朝生暮死”,傳了幾千年,傳到現在蜉蝣就成了短命的典型代表。
現在,科學家已經發現蜉蝣對水質和棲息地環境反應非常敏感,因此一個地區的蜉蝣數量可以作為一個地區環境污染程度的標尺。
蜉蝣雖小,可在生態鏈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。雖然渺小,卻也為這個美好的世界盡著綿薄之力。